(一)何谓休息
休息是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较有效和符合生理要求的方法。合理的休息,是精力的源泉,健康的保证。
工作、学习和休息交替穿插进行和合理安排,是防止疲劳、增强体质、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良好的生活力式。根据劳动卫生科学工作者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在清晨起床后峰值。到上午10时左右,工作效率就逐渐下降。午休之后,工作效率又回升些,但到下午4-5时,工作效率下降的速度就比上午更快,幅度更大。据统计,在这两个下降时间中,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采取分段休息或做体操是合乎人体的生理变化的。
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愈来愈易感到疲劳。虽然每天总的睡眠需要量比年幼者要少,但却容易感觉疲劳,这就应该增加每天休息的次数和时间。休息的方式可以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有时可以静卧、静坐片刻;有时可让己工作或活动过的部位获得局部的休息,去活动一下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在办公或谈话的间歇时间散步、做一些活动等。
睡眠是休息的深度状态。人在睡眠时,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除了皮下汗腺还比较活跃,会排出大量的汗液外,其它的生理功能,如心跳、脉搏、血压、呼吸以及大多数的代谢功能和肌肉等均处于放松状态,因而全身消耗能量大大减少。睡眠一方面使得活动时在体内积累的代谢残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得以分解或排出,另一方面也使身体能够获得充分的能量来修补和恢复人体在剧烈活动或患病中所造成的损害。
(二)真休息还是假休息
休息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能力、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人们经常要寻找休息的时间。
然而,有些人由于对休息理解得过于狭窄,总认为怡然自得、无所事事就是休息,所以往往所寻求到的不是有效的真休息,而是一种消极的休息,实质上是一种假休息。比如,有些人总是长时间躺卧在床上或静坐在沙发上,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疲劳和达到养神的目的,其实久卧或久坐对身体健康并无益处,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反而有害,祖国医学就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的说法。因为久卧者身体各部肌肉和器官得不到适当的活动,易造成身体软弱无力,志气昏坠。长时间静止不动地坐着,不仅造成腰背肌肉紧张,而且下肢得不到活动容易发生静脉淤血。还有些人在休息时间或节假日里喜欢躺在人多噪杂的海滨场上休息,其实由于海滨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辆畅通,不仅废气弥漫,尘土飞扬,而且喇叭声、马达声此起彼伏,这样不仅得不到休息,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还有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休息,不与人聊天、谈心,不与人交往接触,天长日久,会变得性情弧僻,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对周围—切事物漠不关心,以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使健康状况日趋低下。也有的人喜欢在下班以后,或者在节假日里到交通拥挤的闹市东遛西逛,到酒吧问或咖啡馆闲谈消度时间,或者一坐下来看电视就是几个钟头。凡此种种,都不是有效的真休息,而是一种假休息。
那么,什么样的休息才算是交休息呢?
水是一浪逐一浪流的,心脏是一搏接一搏跳的。浪有起有伏,心有舒有缩,这就叫做运动的节律。大凡运动都有它的节律性。人在一生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工作、学习、吃饭或做其它活动,这就是生活的节律。因此,妥善地安排好工作与休息的交替,既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休息。休息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安静的休息,如象睡眠,这是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另一种是文娱、体育活动,如打球、做操、打拳、散步、旅游、唱歌、跳舞、下棋、书法、绘画、吟诗、养花、钓色、饲鸟等等,这些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都是工作之余休息的好形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小的一种或几种,利用工余时间开展活动。比如,青少年在课余时间打打众脑力劳动者在工余时间散散久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之余听听轻音乐、下下棋等。
人的身体的每一个活动,在大脑皮层里都有一个相应的兴奋点,由这个兴奋点出发,通过神经来支配肌肉活动。大脑皮层里某一个点如果长时间地兴奋,就要转为抑制的状态。那时它所支配的肌肉就失去活动的能力,大脑皮层里这种抑制现象还会逐渐扩散,从而引起全身的工作能力下降,以致精神恍惚,这就是一种疲劳现象。倘若长期如此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儿导致失眠、神经衰弱等症。为了预防过早出现疲劳,我们工作的活动应该不要太单一化,以防止大脑皮层里的某一点长时间地兴奋下去。如果让两种以上的活动形式不断地轮换,让大脑皮层里有几个点出现兴奋与抑制的交替,这样疲劳既会延缓发生。而在工余时间适应地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就具有这种作用。17世纪时就有一位医生说过:“一个丑角来到城里,对城里的居民的健康来说,要比装药物的10匹骡子赶进城里具有更大的意义”。其意思是说休息、娱乐比药物作用更大。
(三)忙中偷闲
有人说,我整天都在工作,而且忙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什么空闲的时间呢?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比如,许多人每天晚上看电视、看电影、看戏、看球赛、参加舞会、玩脾、打扑克、走亲访友、社交活动等象这些都是在空闲时间进行的。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每个人每天都有3-4个小时空闲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后人们的工作时间和必要的家务劳动时间还会不断地减少。有些学者经研究后认为,不久的将来,工作时间将是1周36小时,1年将只要工作40周。那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生活将会过得更加丰富多采,更加愉快,更有意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情有:上下班、家务劳动、饮食、个人卫生、睡眠、社会工作等。这些事情在时间方面有的是基本固定不变的,例如每天用于睡眠、饮食和个人卫生的时间;有的事情所花的时间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例如做饭、洗衣、搞清洁卫生、上下班和购买东西等。此外,有些非工作时间所需要的事情,本身就可以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去完成,如上下班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这样做对身心健康也是颇有裨益的。因此,空闲时间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客观决定的时间比例,而且还取决于人们主观上对待空闲时间的态度。每个人都可以来取有效的方式去改变空闲时间和必要时间之间的限制,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变为空闲时间。
在我国,党和政府已为我们每个公民安排和使用空闲时间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的美好生活创造条件,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乎将不断提高。我们每天的积极工作,正是为将来的每天工作6小时以至更短的工作时间创造条件。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职业工作不仅理解为是个人获得物质财富的劳动,而且也应看作是个人竭力追求的一种愉快的活动。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里的创造性的工作和未来的空闲时间与规定时间里的创造性工作,显然将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重要标志。未来的生活方式是以充分地发挥人民的全部创造性和能力为前提的。生活方式不仅要求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且要有高尚的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当前人们对精神方面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求的迫切性也大大提高了。比如,近年来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开展得愈来愈活跃就是一个例证。这也送人们空闲时间增多的一个标志。
(四)善于休息
工作之中,要根据工作状态主动进行休息,要积极掌握主动休息的多种方式和技巧,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业绩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