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结构与三角平衡

201311030744485811 (1).gif

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爬行行动进化而来,从爪洼猿人直立到如今约20万年,脊柱由水平位变为垂直位,其受力方向,活动范围大幅度改变,那么从爬行行动到直立行动,靠什么方式来维持平衡呢?是靠无数的三角立体平衡来维持的。我们常说,人体以骨骼为支架,以关节为枢纽,以肌肉为动力,那么关节和肌肉靠运动时,形成的三角平衡力学机制来维持骨骼的稳定。以足弓为例,足底肌和足背肌是以三角形式维持足弓支撑。就连足底健膜也是三角形加强足弓的作用,仔细研究,我们的踝关节的内外踝关节结构和距骨滑车不也存在三角平衡关系吗?膝关节处胫骨粗隆和股骨内外侧踝不也存在立体三角平衡关系吗?如果我们以骨盆为基座,两下肢和骨盆的腰骶部也是一个立体三角平衡结构吗?再往上数,腰椎和两侧的腰肌,胸椎和两侧的肋骨,颈椎和两侧的锁骨,肩胛骨,肩部及两上肢,头颅的枕外隆凸连线和下位颈椎都有立体三角平衡关系,项韧带为什么也呈三角形呢,可见人正是由这些无数的立体三角来维持直立平衡的。

人是个有生命力的活体,不可能不运动,要运动这无数个立体三角平衡就会被打破,打破这些静态的三角平衡,则会形成新的动态三角平衡,可见人体不单存在着静态的三角立体平衡,还存在正无数个动态的立体三角平衡,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讲,静态的立体三角平衡和动态的立体三角平衡构成一个杠杆系统,静态的立体三角平衡起稳定作用,动态的立体三角平衡起到动态调节或协调作用,比如我们行走,迈步的腿为主动部分,不迈步的腿为被动部分,迈步的腿在形成新的立体三角平衡,不迈步的腿只有被动吸收迈步腿形成的力构成新的立体三角平衡,即不迈步的腿借股骨颈的倾角和腰骶部形成一个被动的立体三角平衡,由此可见,不迈步的腿只有主动和被动的吸收立体三角平衡被打破所形成的力,来形成另一个新的静态立体三角平衡,对不迈步的腿来说,既是主动的吸收,又是被动的吸收,对迈步的腿来说是主动的吸收,因此,这种立体三角平衡在运动时已经变成一个变位的静态立体三角平衡,这中变位的立体三角平衡存在于人体的各种静止和运动中,进一步讲,枕外隆凸和下位颈椎构成一个导致的立体三角平衡机制。那么颈曲也是一个立体三角关系,项韧带起到限制和稳定颈曲的作用。

综观整个脊柱,共有四个柱,呈菱形结构,主柱和后柱分别位于脊柱的前方和后方,主柱的前方有椎间盘与椎体连接而成,主柱的后方有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构成,两个侧柱位于椎体的后正、中两侧,由关节突和椎间关节连接而成为中柱,中柱的前方是由两个椎骨间的上下切迹,椎间盘及部分椎板和椎间关节围成的椎间孔,由两侧中柱和前方的前柱构成菱形结构的前三角,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立体三角平衡结构,是脊柱的基本结构,后面的主柱借两侧的关节突关节,椎弓切迹构成一个相对动态的立体三角平衡结构,对脊柱的稳定起到动态的调节作用。

上一篇: 脊柱稳定性的概念    下一篇:人体的基本结构与轴线压载平衡